车网互动,让每个人成为能源的消费者和生产者

创建时间:2022-06-21 18:00

2022年一季度,全国风电、光伏累计发电量26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我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已突破3亿千瓦大关,连续7年稳居全球首位。但是,与快速增长的装机容量相比,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消纳却并不“风光”。这两种新能源发电“靠天吃饭”,太阳会落山,风的“脾气”难以捉摸,其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使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力不稳定、不连续,容易引发电网波动,造成安全风险。

能量三角

风电、光伏如何并入电网、顺利消纳,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新能源能否成为安全、经济、绿色的“三好学生”?如何突破弃风、弃光的困境,让反复无常的风电、光伏循规蹈矩,为我所用?

6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链宇科技首席科学家欧阳明高教授做客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系列节目“减碳在行动:储存“风光”,路在何方?,从储能对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更好地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我国储能的发展格局以及市场机遇等方面展开精彩解读。

面对风电光伏面临的储能瓶颈,打通新能源最后一公里?

车网互动,这个万亿级市场机遇,将是一个重要的答案!

 

 

储能是新能源革命的瓶颈

新型电力系统下,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快速升高,发电成本不断下降,预计到2035年,风电光电将占80%以上的装机容量和40%以上的电量,其中光伏发电成本可降至0.1元/度,风电成本可降至0.2元/度。那么可再生能源就能平价利用,完全替代火力发电了吗?并不!由于新能源的出力特性和负荷特性匹配度不高、自身的波动性,以及中国新能源资源禀赋和需求的空间差异,导致新能源在消纳时还要考虑匹配成本、平衡成本和电网建设成本,这三者构成了新能源的消纳成本。因此,可再生能源虽然发电成本低,但消纳成本高,为寻求最佳的经济性,可将煤电、火电作为灵活调节,作为风电、光伏波动和随机性的补偿和调峰、调频。

 新能源消纳成本组成

 

#储能的关键需求

 
 

发电侧

抑制负荷波动、火储联合调频、提高新能源消纳;

电网侧

 

减少配电投资、实现系统备用、并具有调峰、调频、调压功能;

用户侧

 

实现削峰填谷、配电系统扩容、应急供电和电网稳定支撑功能。

 

电网对各类储能技术要求

根据中国点-线-面能源电力系统特征和新能源特性测算,未来储能的基础需求很大:

  • 到2030年65%的用户侧储能需求位于中东南部地区,约1亿kW/3.2亿kWh,峰谷套利,降低配电系统的功率波动;用户侧储能形式主要表现为分布式储能,储能与分布式光伏组成微网系统调节电力需求。

  • 到2060年93%的用户侧储能需求位于中东南部地区,约18亿kW/84亿kWh,峰谷套利,降低配电系统的功率波动,消纳分布式光伏的发电;用户侧储能形式主要依赖于电动汽车与电网的V2G过程。

 

未来中国能源电力系统特征

 

2060年中国储能市场需求展望 

 

 

电动汽车车网互动的储能潜力极大

车网互动,将电动汽车作为电力系统的储能装置,在用电低谷时,电力系统给电动汽车充电;在用电高峰时,让电动汽车给系统放电的新型储能方式。 绝大部分私家车在90%以上的时间都处于停放状态,电动汽车中的电池将成为待开发的配电网“充电宝”,为电网充电。相比固定储能电站,电动汽车V2G具有容量、时间、空间灵活可变,额外设备及土地成本为零,安全风险较低等多重优势,可以实现大规模、跨时空、低成本、高安全性的灵活储能

 

 

车网互动示意图

 

广义车网互动示意图

 

#车网互动储能潜力预测

 
 

“一辆车的力量虽小,所有车聚合起来就大了。”

 

204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亿辆,按每辆车平均电量大于65千瓦时计算,则届时车载储能容量将超过200亿千瓦时,与中国当前每天消费总电量基本相当。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预测

 

2040年,考虑出行需求,乘用车、重型卡车、物流车每日可参与电网调度的平均电量分别为104亿千瓦时、4.3亿千瓦时、0.8亿千瓦时,日内可调度能量波动±10%

 

2040年,假设乘用车停充补电采用15kW双向充电桩,根据日出行概率分布,新能源汽车对电网功率支撑的能力达到29~35亿千瓦,约为当年全国电网非化石装机的一半

 

车网互动新业态

那么,为了在车网互动中实现能量双向、可控、实时、高速地在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交互,是否需要大量额外的投入和改造呢

在充电终端方面,需在车位加装双向桩。而在电网改造方面,需要将电力系统配网由传统的单向能量流动转变为双向能量流动,对电力系统调度、保护控制、电能计量等方面提出一定的挑战,须按要求配置和增加装置。

据测算,通过领先的电源技术,终端双向桩相比单向桩的本征成本增加可以控制在10%,成本相对可控;电力系统改造技术难点主要是软件升级,阈值修改,较少涉及电气部分。V2G入网改造在电气层面与分布式新能源等具备高度相似性,有更高的通信和控制要求。综合来看V2G不会大幅改造系统硬件,也不会引起系统成本的显著上升。

#能源新生态

 
 

通过车网互动能量聚合技术,将电动汽车、充电桩、电网进行有机融合,形成巨大的电力海绵网络,能实现电网的调峰调频。进一步匹配未来新能源发电特性,能帮助电网减少增容压力,提高能量消纳,并通过峰谷差价、辅助服务等赚取利润,人人都是能源的消费者、也是能源的生产者,既花钱、又可以赚钱,实现多方受益。 

 

能源新生态圈

#万亿市场规模

 
 

“一辆车的力量虽小,所有车聚合起来就大了。”

 

2022年3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目标要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形成万亿级车网互动智慧能源的市场规模

 

欧阳明高院士在此次解读中也提到,车网互动智慧能源的市场规模必然会是万亿量级。

 

 

发展愿景

车网互动,将成为未来中国储能产业格局的重要技术和市场生态的基石!

 

中国储能产业格局预测

欧阳院士建议,为实现分布式电力交易完全市场化进行实时交易,开启万亿级车网互动智慧能源市场规模,未来需要①明确储能技术的重要性并建立储能在新能源中的核心地位;②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激活储能系统在不同环节的价值体现;③建设车网互动V2X的基础设施,加大双向充电桩和智慧能源互联网的资力度;④加强储能相关的关键技术研发,包括储能电站安全监管、V2X基础设施改造和推广示范并开展各种先进储能技术的研发攻关等。

随着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健全和车网互动V2X的基础设施建设,链宇将持续挖掘车网互动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产业效益,让每个人参与其中,成为能源生态圈中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促进我国储能市场发展

 

 

实现车网互动,链宇科技在行动

目前,链宇科技团队提出了全气候V2X智慧能源管理解决方案,面向充换电站、工业园区、商业楼宇、居民建筑等多种场景,将分布式资源、电动汽车、可调负荷等聚合成虚拟可控的集合体,参与电网辅助服务和电力市场交易,实现能量的双向调度和供需动态匹配,依托核心技术减少电池衰减优化续驶里程低温充电体验打消用户疑虑,真正为电网和用户带来双向价值和收益。

 

#解决方案产品

 
 

V2G智星堆

一堆多枪,实现充放电功率智能有序分配、双向电源模块的分时复用,满足多场景的车网互动需求,并同时用户创造收益的特点。

云控EMS控制器

 

是首款基于云原生架构的云控EMS微网控制器。高算力、易定制、部署快、可靠性高。可实现微网协同控制与能量优化调度、储能调峰调频、台区级聚合和实现“云-储-充-放”智能控制。

零C云智慧能源平台

 

可接入分布式光伏、储能、电动汽车、可调负荷等各种分布式资源,并通过系统参数配置、算法模型搭建和能量优化控制,面向充换电站、工业园区、商业楼宇、居民建筑等多种场景,参与电网调度和电力交易中,实现能量的双向调度和供需动态匹配,为电网和用户带来价值和收益。

 

 
 
 
 

欧阳明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链宇科技首席科学家。长期致力于新能源动力系统研究,连续十多年担任国家新能源汽车科技专项首席专家,建立了动力电池热失控科学与技术体系。他主持突破了商用车氢燃料电池动力技术核心技术,发明了多能源一体化混合动性,成果转化经济效益超过百亿元,在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技术研发、国际合作及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