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颖驾特斯拉撞电线杆起火,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何解?

创建时间:2022-07-24 18:00

据中时新闻网等台媒报道,7月22日上午10时50分左右,台湾艺人林志颖在中国台湾省桃园市中正北路发生车祸,当时林志颖驾驶的是一辆特斯拉Model X,途中撞到“隔离带”,车辆起火猛烈,车头陷入火海。车祸发生后,林志颖伤势严重,一度卡在车内,庆幸被路人救出才幸免于难,目前正在林口长庚医院接受治疗。

事故现场图(图片来自环球网)

此次事故,再次将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推向风口,起火原因待官方通报,但在此之前小编想和大家聊一聊相关话题~

 

01
新能源车为何起火?
 

想知道新能源车为何起火,得从了解电动汽车电池种类开始。

目前电动汽车主流电池分为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镍氢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因能量密度高、寿命长、电压高、动力性强、绿色环保等,受到广泛新能源车企青睐,故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来源

新能源汽车的起火问题,实际上就是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热失控”问题

通常情况下,锂电池在过充、过热、撞击、短路等异常使用条件下温度升高,引发一系列化学副反应,容易引起电池胀气、冒烟等,这些反应会释放大量热量,使电池温度不可控迅速上升,从而引发电池起火或爆炸。

电池的热失控原因主要包括内短路、负极析锂、正极释氧等,但内短路是电池热失控的共性环节。    

动力电池热失控原因分析

 

02
电动汽车起火如何自救?
 
  • 迅速下车并保持安全距离:遇到危险情况,第一件事就是让车上的人员迅速下车,并保持安全距离。 

  • 起火后立即采取断电措施:如果火势刚起,在能够断电的情况下,一定要立马断电,并将车钥匙装入信号屏蔽袋且放置距离车十米以外。

  • 报警时需告知车辆基础信息:一旦新能源u 汽车着火,在报警时不必告知起火车辆品牌和型号,让救援人员能够迅速了解该车的动力电池种类和容量,并等待救援。

  • 起火后注意防高温、毒气:动力电池起火最高温度可达1000摄氏度,且燃烧后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一定要与事故现场保持安全距离防止中毒。

  • 电动汽车着火可以用水:大多数人的认知中,电路着火不可以用水,但电动汽车恰恰相反。遇到动力电池在火灾中弯曲、扭曲、损坏等情况,可以用大量水来灭火和稀释毒气。

  • 密切关注电池情况:电池起火很难被扑灭,还容易复燃,所以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电池情况,防止火势死灰复燃。

     

03
如何让新能源汽车更安全?
 

保障电动汽车的安全可以从本征安全主动安全被动安全出发。本征安全主要从电池材料、电池系统设计等角度在动力电池系统的生产环节加强;电池收受到电滥用、热滥用等发生事故后的安全防护为被动安全。而链宇科技从主动安全出发,在动力电池使用环节,利用低温加热、安全快充、外部冷却等热管理和主动控制方法,实现电动汽车的全气候安全充电与使用

全气候安全充电技术

面对电动汽车的低温使用难题,链宇通过构建锂电池系统全频域热模型,从锂电池产热规律、耐久性与衰减曲线、内部机理表征实验等分析,开发出整车脉冲激励的安全加热算法,实现电池低温6~8˚C/min的加热速率,低温续航提升60%以上,加热1000次衰减不足5%

低温脉冲极速加热技术

面对电动汽车安全快充难题,链宇建立电池热电耦合分极模型、基于对快充衰减机理探究和充电边界优化,实现了对电池系统的不析锂不过温的快充控制实现电动汽车5min充电200km。在低温下结合脉冲加热,可以实现电动汽车全气候的安全充电。

基于模型的安全超充技术 

链宇围绕电动汽车充电安全等相关研究技术,参与了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申请并获得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为电动汽车的安全行驶献出了一份力。

安全是每一个人的底线,链宇定会再接再厉,攻克更多技术难关,为社会提供更加安全的电池系统管理和控制技术,让电动汽车成为无忧的安全出行工具和移动储能载体。